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履职依据 / 政策解读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T 613—2025)内容解读

发布时间:2025-10-29 12:58
来源:水利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该标准是在《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 613—2013)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而成,计划于2025年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新阶段。

一、修订背景与重要意义

随着"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原《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 613—2013)已实施超过十年,在指导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修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最新法律法规要求,对接国家水资源管理重大战略需求,吸收了近年来水资源保护领域的最新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构建了更加系统完善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新规程的实施将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新时期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提供统一技术规范二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四是提升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内容亮点解读

新规程包含11个核心章节,构建了完整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基本规定

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强调"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完善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方法,强化了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分析要求。

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

提出了分级分类的规划目标体系,明确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规划布局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

健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管控技术要求,强化了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生态流量保障

新增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技术规定,明确了不同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确定方法。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善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标准,强化了水源地风险评估与防控要求。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系统规定了水生态调查评价方法,提出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体系。

水环境协同治理

加强了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衔接,明确了水环境治理目标协同技术要求。

水资源保护监测

完善了水资源保护监测站网规划要求,突出了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

投资匡算与规划实施意见

规范了投资匡算方法,明确了规划实施的分期安排和重点任务。

十一监督管理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创新提出了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体系。

三、适用范围与实施价值

新规程适用于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重要湖泊(水库)等流域或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其发布实施一是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规划编制技术依据二是促进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三是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系统化、精细化发展四是支撑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五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

该规程由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汇聚了全国水资源管理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T 613—2025)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标准体系,为强化水资源保护、保障水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我国水资源保护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附件:《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T 613—2025)基本信息和内容概要

责任编辑:肖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